6月14日,在魯山縣庫區(qū)鄉(xiāng)紙坊村主街道兩旁,由廢舊磚瓦壘砌的“花墻”、廢舊門墩擺成的“石凳”、廢棄樓板做成的休閑“長椅”等令人耳目一新,以往令人頭疼的“建筑垃圾”各得其所,點綴著美麗鄉(xiāng)村。
近年來,紙坊村拆除異地搬遷安置戶舊房18家,常年無人居住的破舊危房80多處,也產生了不少“建筑垃圾”。這些東西亂堆亂放在道路邊,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。“為徹底改變這種‘一爛二亂三難看’境況,我們想到了廢棄‘建筑垃圾’再利用的方法。”紙坊村黨支部書記王天生介紹道。
說干就干,該村利用廢棄的磚頭瓦塊、石門墩、鐵架木梁等,新建路邊花墻20余處近1000米;在小游園內設計成休閑桌凳等。在主街道沿線新規(guī)劃了3座公共廁所,打造小游園1個、小型停車場4處時,也用上了大量的建筑垃圾,從而節(jié)省了大量的建設資金。
人居環(huán)境改造過程中,不僅黨員、干部、駐村工作隊的同志義務勞動,不少群眾也主動參與進來,大伙集思廣益、不斷創(chuàng)新設計方案,程莊組的群眾還捐款4萬多元用于小游園建設工作。
前段時間,紙坊村又申請到了一個100多萬元的項目,目前正在重新整修村莊邊一個廢棄的小水庫,下一步,將把下游老河道兩旁600多畝土地流轉后進行綠化,沿線打造集果蔬采摘、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建設農家院和新民宿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紙坊村還依托毗鄰昭平湖的優(yōu)勢,爭取項目新建了一個2000㎡的公路驛站,配套建設了停車觀景平臺。“接下來,村里其他組也要利用廢棄的‘建筑垃圾’,建設花墻、小游園、停車位等,讓廣大村民不再為‘建筑垃圾’亂堆亂放發(fā)愁,天天都有好心情。”王天生說道。(記者 李學義 見習記者 邱偉峰 通訊員 喬新強)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