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子20年,羅加琴一直相信她一定能找到孩子(雙胞胎弟弟),至于什么時間她不確定。2021年6月21日上午9點左右,她突然接到警方的電話說兒子找到了。那一刻,她激動的說不出話來,連忙大喊老公,熟睡中的雙胞胎哥哥也一骨碌從床上跳了起來。“感覺就是天上掉下來個大元寶。”羅加琴這樣形容當時的心情。
丟失:滿大街都是孩子 但沒有一個是我的
1998年正月,十月懷胎的羅加琴在鄭州剖腹產(chǎn)下一對雙胞胎男孩。喜迎雙胞胎的同時,照料的重任也落在了夫妻倆的頭上。“雙方父母都不在了,沒人幫忙,照顧倆孩子太不容易了。”羅加琴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才5斤,月子里老公幫忙照顧還差點把孩子給摔著,由此她對照顧孩子總是格外的上心。因為自己奶水不好,經(jīng)濟狀況比較差,孩子5~6月的時候就開始喝稀飯了。當時他們夫妻倆在鄭州賣菜,生意忙碌還要照看孩子,日子過的緊緊巴巴,但因為孩子的可愛懂事,貧瘠的生活里也能開出花來。
然而意外就發(fā)生在雙胞胎3歲那年,2001年農(nóng)歷十月十三(11月27日),是羅加琴此生最絕望的一天。當天上午家里來了親戚,羅加琴把孩子交給親戚幫忙看管便外出買菜了,沒成想羅加琴出門不久,雙胞胎弟弟也跟著出門了,但是親戚一時大意沒注意。等到羅加琴買菜回家卻發(fā)現(xiàn)雙胞胎弟弟不見了,想著孩子平時都是在附近玩耍,羅加琴便出門尋找,但這次,羅加琴的呼喊卻再也聽不到奶聲奶氣的回應了。
找到下午3點左右,羅加琴趕緊報了警。此時丈夫還在平頂山的工地上干活,她便求助鄭州工地的工友幫忙尋找。越尋找,越著急,越絕望。那一天,這個年輕的母親走在寒冷的黑夜里痛哭著呼喊孩子的名字,她的天塌了!“滿大街都是孩子,但沒有一個是我的。”
第二天,羅加琴的丈夫趕回了家,老家的親戚也來了,大家滿大街的張貼尋人啟事,又挨個把鄭州的福利院問了個遍,然而依然是沒有一點消息。因為孩子的丟失,全家都被傷心的氣氛籠罩著,而羅加琴,這個年輕的母親不僅要承擔著找不到孩子的痛苦,還要面對來自親友的詰難。然后每年的春節(jié),羅加琴的心情就像“啞巴吃黃連”,想念兒子的痛、自責,還有來自親友的指責。
相認:誰能想到他還在鄭州,要是知道我得把鄭州翻個遍
6月22日一大早,羅加琴夫婦便帶著雙胞胎哥哥來到了鄭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,他們在這里等待著20年未見面的雙胞胎弟弟,羅加琴難掩激動的心情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。“弟弟小時候愛吃包子,每次去幼兒園前都得吃個包子。”羅加琴思念了無數(shù)個日夜的孩子終于回來了,她連夜為孩子包了最愛吃的包子。一家人在心里模擬了無數(shù)次與弟弟相見的場景,如今終于可以實現(xiàn)了。
當天,在二七公安分局組織的認親儀式上,雙胞胎哥倆又一次穿上了父母為他們買的“雙胞胎”裝。“簡直一模一樣”親友們邊說邊流淚。時隔20年的會面,親人們顯得很激動,擁抱著、哭泣著,母親羅加琴激動到幾近昏厥,拉著兒子的手久久不愿松開。父親潘道華默默的抹著眼淚:“他小時候磕著過嘴唇,到醫(yī)院縫針他不讓縫,現(xiàn)在這個印記還在。”哥哥潘高升被問及見到弟弟的心情也表示“很激動。”
不善言辭的弟弟大口的嚼著母親遞來的包子,不住的拍著母親的肩膀。劇烈濃重的親情包圍著這個年輕的男孩,他顯得有點不知所措。“聽到這個消息一開始挺緊張的,有點驚訝,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到,沒想到自己身臨其境了,緊張到說不出話來了。”因為一時難以接受,雙胞胎弟弟當天并沒有跟著母親回家看看,而是想給自己點時間慢慢接受。
孩子找到后,喜悅的消息迅速傳遍了羅加琴夫婦的親友圈,不斷有親朋好友打來電話。“我這一個月得接打上百個電話,電話費交了一次又一次,電話、視頻都爆了,這是我們家20多年的大喜事。”羅加琴招待著趕到鄭州的親友們,請他們“喝喜酒”,在飯店包了七桌。
兒子找到后,羅加琴動不動就想流淚。這一陣子的悲喜交加讓她有些疲憊,常常會一個人坐在屋子里發(fā)呆,但更多時候想起兒子已經(jīng)找到了,臉上就會不自覺地浮起笑容。在跟雙胞胎弟弟交流的過程中,羅加琴發(fā)現(xiàn)他們生活過的地方很多都有交叉點,原來自己心心念念的孩子就近在咫尺。“我們之前在十里鋪做生意,孩子就在十里鋪上學,誰能想到他還在鄭州,要是知道我得把鄭州翻個遍!”
為了尋找孩子,羅加琴一家也是想了很多辦法,去了很多地方,但大海撈針的結(jié)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。7年前,他們在尋找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也同樣是丟失的男孩,但采集過血樣發(fā)現(xiàn)不是自己的孩子。“那孩子也比較幸運,過了2年他家人就找到他了。”羅加琴介紹,孩子剛丟的當年他們就因為尋找孩子被騙了。對方張口就要500元錢,說是錢打上之后馬上告知孩子下落。尋子心切的羅加琴夫婦沒有遲疑就跑到銀行打款,要知道,當時的500元對于這個家庭來說并不是小數(shù)目。然而錢剛剛打過去,對方就再也聯(lián)系不上了。此后再接到此類電話,羅加琴一家選擇了報警。
心聲:還要給俺小兒子娶媳婦,倆孩子是一樣的
孩子丟了,但生活還得繼續(xù),這個堅強的母親不斷的失落著,又不斷的給自己信心和希望。“得奮斗啊”這幾個字在羅加琴的口中反復出現(xiàn)。她和老公不斷的做著小生意,后又去工地打工,辛苦攢下的錢在鄭州購置了房子安了家。為了尋找孩子,這么多年倆人誰也沒有換過電話號碼,生怕錯過任何一點關于孩子的信息。
“他養(yǎng)他小,他養(yǎng)他老。”羅加琴說,雙胞胎弟弟如今和70多歲的養(yǎng)父生活在新鄭市龍湖鎮(zhèn),養(yǎng)父身患偏癱生活不能自理,孩子一直在家照顧他。羅加琴提出要幫雙胞胎弟弟照顧,被孩子拒絕了。對于這個“失而復得”的孩子,羅加琴有點小心翼翼,想到孩子從小缺失的母愛,她心如刀絞,依然自責。
記者嘗試聯(lián)系到雙胞胎弟弟,但弟弟不愿過多提及現(xiàn)在的家庭。他表示自己剛知道身份的時候,更多的心情是忐忑,忽然之間,自己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。因為從小沒有感受過母愛,他對于母愛也就沒有了期待。“我一遍一遍的安慰我爸,我不會走的,我肯定會照顧他的。”這個23歲的男孩有著超出同齡人的成熟與淡定,對于新家庭,他還需要時間來慢慢接受和消化。
“我相信好人有好報。”羅加琴形容自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,但凡生活中遇到有人需要幫助的,她就會盡量幫忙。她說能找到孩子是她最幸運的事,她愿意給孩子時間慢慢接受,接下來她和老公還會繼續(xù)奮斗。“還要給俺小兒子娶媳婦,倆孩子是一樣的”。(記者 劉小玉)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(gòu)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(nèi)容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