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回族有三大節(jié)日,即開齋節(jié)、古爾邦節(jié)、圣紀節(jié)。
【資料圖】
2、 回族的齋月,是伊斯蘭教歷九月(萊麥丹月)。
3、據(jù)《古蘭經(jīng)》載,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(伊斯蘭教歷九月),安拉開始把《古蘭經(jīng)》的啟示給他。
4、因此,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、最吉慶、最快樂的月份。
5、為了表示紀念,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。
6、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(xiàn)的日期而定。
7、 齋月里,回族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時要豐盛得多。
8、一般都備有牛羊肉、白米、白面、油茶、白糖、茶葉、水果等有營養(yǎng)的食品。
9、 封齋的人,在東方發(fā)白前要吃飽飯。
10、東方發(fā)曉后,至太陽落山前,要禁止行房事,斷絕一切飲食。
11、封齋的目的就是讓人們體驗饑餓和干渴的痛苦,讓有錢的人真心救濟窮人。
12、通過封齋,回族逐步養(yǎng)成堅忍、剛強、廉潔的美德。
13、 開齋節(jié)要過三天,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。
14、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,打掃院子巷道,給人以清潔、舒適、愉快的感覺。
15、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。
16、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——清真寺,節(jié)日里也都打掃得干干凈凈,懸掛起“慶祝開齋節(jié)”的巨幅標語和彩燈。
17、 節(jié)日中,家家戶戶炸馓子、油香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(tǒng)食品。
18、同時,還宰雞、羊,做涼粉、燴菜等,互送親友鄰居,互相拜節(jié)問候。
19、 新疆地區(qū)的回族,在節(jié)前要掃塵,粉刷房屋。
20、男人要理發(fā),男女都要沐浴、換新衣。
21、全家吃“粉湯”。
22、這種習俗,在全國各地都大體相同。
23、 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(jié)舉行婚禮,使節(jié)日更加熱鬧,展示出絢麗迷人的色彩。
24、 古爾邦節(jié),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,這就是節(jié)日里,除了炸油香、馓子、會禮外,還要宰牛、羊、駱駝。
25、一般經(jīng)濟條件較好的,每人要宰一只羊,七人合宰一頭?;蛞环羼橊劇?/p>
26、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,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、駱駝,不宰眼瞎、腿瘸、缺耳、少尾的牲畜,要挑選體壯健美的宰。
27、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:一份自食,一份送親友鄰居,一份濟貧施舍。
28、 圣紀節(jié),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。
29、由于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,因此,回民一般合稱“圣紀”。
30、 節(jié)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(jīng)、贊圣、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,之后,穆斯林自愿捐贈糧、油、肉和錢物,并邀約若干人具體負責磨面、采購東西、炸油香、煮肉、做菜等,勤雜活都是回族群眾自愿來干的。
31、回民把圣紀節(jié)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為是行善做好事,因此,爭先恐后,不亦樂乎。
32、 儀式結束后,開始會餐。
33、有的地方經(jīng)濟條件較好,地方也寬敞,擺上十幾桌乃至幾十桌飯菜,大家歡歡喜喜,一起進餐;有的地方是吃份兒飯,回族群眾叫“份碗子”,即每人一份。
34、對于節(jié)前散了“乜貼”,捐散了東西,而沒來進餐的,要托親友、鄰居給帶一份“油香”去品嘗。
相信通過回族節(jié)日習俗這篇文章能幫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,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。
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!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(nèi)容僅供參考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