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山西晚報訊(記者 范璐)伴隨一場春雨,4月2日晚,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首次來到太原,在汾河旁的山西大劇院音樂廳奏響了江蘇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《來自蘇州的聲音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。本場演出由著名指揮家、樂團藝術總監(jiān)兼首席指揮彭家鵬執(zhí)棒,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加盟,樂團青年演奏家們傾情獻演。
作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,太原素有“錦繡太原”的美譽,而來自另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,以濃烈的江南風格,向太原這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遞出了“絲竹江南絲竹交響”的國際化江南音樂名片。
音樂會選取曲目匯集時代之作與經(jīng)典之聲?!稛熡陾鳂颉贰豆饷鳌酚蓸穲F委約作曲家李濱揚、劉長遠創(chuàng)作,其中《煙雨楓橋》入選國家文旅部“時代交響——中國交響音樂作品創(chuàng)作扶持計劃”。此外,音樂會還將中西合璧的經(jīng)典名曲《莊周夢》搬上舞臺,在展現(xiàn)傳統(tǒng)絲竹婉轉浪漫的同時,也彰顯了民族交響的恢宏大氣,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。
音樂會開場,中國管弦樂《煙雨楓橋》奏響,蘇州評彈與昆曲元素輾轉于旋律之中,伴隨時而縹緲清雅、時而浪漫激越的章節(jié)歷程,將一座令人神往、朦朧斑斕的千年楓橋描繪得栩栩如生。
隨后,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康喬瑄領銜奏響《莊周夢》,演奏員與樂隊中西合璧的演奏驚艷了現(xiàn)場觀眾,樂曲以莊子的哲學思想為靈感,將傳統(tǒng)的中國文化元素與西方音樂形式相結合,大提琴與管弦樂之間和諧共鳴、演奏員與樂隊之間的巧妙配合,賦予了樂曲別樣的夢幻深情。
下半場,大氣磅礴的交響樂蓬勃奏響,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創(chuàng)作主題的第五中國交響樂《光明》壓軸登場,鏗鏘有力的旋律頌揚了大愛無疆的民族精神,展現(xiàn)了中華兒女奮發(fā)向上、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力量。隨著氣勢如虹的旋律聲行至結尾,現(xiàn)場掌聲經(jīng)久不息。
“我們從蘇州來到太原,帶來的三部作品結合了南北不同的藝術風格,《煙雨楓橋》的江南韻味,《莊周夢》的細膩動人,《光明》的激烈磅礴……但無論哪首作品,我們都希望表達東方的聲音,講好‘中國故事’?!迸砑淫i向山西晚報記者介紹。
此次巡演,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從蘇州啟程,旅至華中、華北五地,以“絲竹交響”為主線,一路用江南音樂語言串聯(lián)不同地域之間各具特色的藝術圖景,在江南文化與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交融中,進一步展示民族音樂管弦化、交響化、國際化、現(xiàn)代化創(chuàng)新探索成果,塑造絲竹江南文化品牌。
據(jù)了解,除本次巡演外,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將于4月4日—5日在西安浐灞保利大劇院連續(xù)兩晚演繹《國之瑰寶·民族樂魂》趙季平專場音樂會。4月20日—21日,樂團還將參加“時代交響——全國優(yōu)秀樂團邀請展演”,在上海奏響《風雅頌之交響》與《江河湖海頌》兩場音樂會。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