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圓明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,坐落在北京西郊,與頤和園毗鄰,由圓明園、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,所以也叫圓明三園。
(資料圖片)
2、此外,還有許多小園,分布在東、西、南三面,眾星拱月般環(huán)繞周圍。
3、園中面積340多公頃,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,一百五十余景,有“萬園之園”之稱。
4、清皇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、聽政,處理軍政事務(wù),因此也稱“夏宮”。
5、圓明園始建于1709年(康熙四十八年),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。
6、1722年雍正即位后,拓展原賜園,并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(nèi)閣、六部、軍機處諸值房,欲以夏季在此“避喧聽政”。
7、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、改建之外,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,在東南鄰并入了萬春園。
8、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。
9、嘉慶朝,主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,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。
10、道光帝時,國事日衰,財力不足,但寧撤萬壽、香山、玉泉“三山”的陳設(shè),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,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。
11、1860年英法聯(lián)軍洗劫圓明園,文物被劫掠,同治帝時欲修復(fù),后因財政困難,被迫停止,改建其他建筑。
12、八國聯(lián)軍之后,又遭到匪盜的打擊,終變成一片廢墟。
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,希望看了會喜歡。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(gòu)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(nèi)容僅供參考
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