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 黃婷 孫凱杰 文圖
【資料圖】
“在太空中種植,植物能接受充足的光照嗎?這個照明是艙內(nèi)提供的燈具的照明,還是太空的自然光呢?”“地球上的機械時鐘和電子鐘在太空中還能使用嗎?重力、輻射、引力等會不會對它們產(chǎn)生影響?”
航天員陳冬化身“導游”,向同學們介紹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。
洛陽市第二中學的高二學生傅瑞鑫和航天員現(xiàn)場連線并提問
10月12日下午開講的“天宮課堂”,主課堂設在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(shù)中心,地面分課堂共有三個,河南省科技館為其中一個,另外兩個為山東省菏澤第一中學、云南省大理新世紀中學。來自河南省實驗小學和洛陽市第二中學的2名同學與航天員進行了在線提問互動。
面對孩子們對太空生活和實驗的好奇和提問,航天員陳冬笑著感嘆:“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我們很久沒有曬太陽了。”隨后,航天員劉洋、蔡旭哲針對河南學子的提問,做出了細致、耐心、專業(yè)的解答。
“天宮課堂”課程豐富
“天宮課堂”第三課于10月12日下午正式開講。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、劉洋、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,河南省科技館作為地面分課堂之一,同步組織青少年開展相關(guān)主題活動?;顒又?,河南省科技館分課堂與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(shù)中心主課堂進行了現(xiàn)場直播連線。來自河南省內(nèi)14所中小學校的100余名師生代表,與3位航天員開展了天地對比實驗。3名航天員老師化身為“導游”,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,演示了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毛細效應實驗、水球變“懶”實驗、太空趣味飲水、會調(diào)頭的扳手以及植物生長研究項目介紹?,F(xiàn)場的同學們在地面課堂老師的帶領(lǐng)下,同步進行了天地對比實驗。
天地連線打開了學子探索科學之門
航天員劉洋在回答完河南省實驗小學毛圓圓同學的提問后說:“在太空中,雖然目前我們還無法直接利用自然光種植,不過隨著技術(shù)的進步,不久的將來,我們就可以直接利用自然光來培育植物了。同學們,你們要好好學習,勤于思考。說不定這個問題就是由你們來解決?!逼聊幌侣犝n的同學們響起熱烈的掌聲,回應著航天員們的期許。
“陳冬學長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,今天的連線提問,打開了我對航天奧秘探索的大門。”來自航天員陳冬母校洛陽市第二中學的傅瑞鑫對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興奮地說。他告訴記者,當天航天員蔡旭哲解答他提問時透露的“特殊時鐘”,激發(fā)了他對太空科學的探索熱情:“期待在未來的夢天實驗艙,能看到這個神奇的時鐘。這個能做到50億年誤差僅一秒的時鐘,到底是什么樣子呢?我回去以后,要給更多的同學分享今天的收獲和感受,我們一起學習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!”
河南省科技館舉行科普活動
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從河南省科協(xié)了解到,在“天宮課堂”活動前期,河南省科協(xié)聯(lián)合省教育廳組織全省中小學師生代表參加了“天地共播一粒種”——青少年與航天員一起種植物科普活動,隨后又面向全省中小學生開展了征集天宮空間站相關(guān)互動問題、繪畫和手工作品活動,并在活動現(xiàn)場展出了部分優(yōu)秀繪畫和手工作品。
分課堂上,河南省科技館還表演了精彩的科學實驗《一飛沖天》和生動的科普劇《問天·夢圓》,為現(xiàn)場學子直觀展示了火箭升空的原理,還原再現(xiàn)了神舟十四號發(fā)射的過程及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場景,點燃了青少年探求科學規(guī)律、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。
【鏈接】 “天宮課堂”第三次課程
水球上了太空就變“懶”了?
10月12日下午,“天宮課堂”第三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!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、劉洋、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,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問天實驗艙內(nèi)進行授課。
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劉洋:這是提前做好的一個水球,我們一起來探索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水球的振動會有哪些有趣的現(xiàn)象。我先用注射器噴出空氣快速地沖擊它。
同學們看,水球的振動挺劇烈,如何可以減小這種振動呢?我準備向水球內(nèi)加入一個空心鋼球,看看會有什么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
雖然鋼球穿進了水球,但是水球仿佛有黏性一樣把鋼球又給拉回來了。
鋼球已經(jīng)放置好,再以同樣的力度來沖擊它,振動確實變小了,水球好像變“懶”了一樣。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小球的加入使流體的振動發(fā)生了一定的變化。同學們想一想,這是為什么呢,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應用?(據(jù)央視新聞)
水管越粗液體上升越慢?
10月12日下午,“天宮課堂”第三課正式開講。在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流體的行為與地面會有哪些不同?航天員陳冬、劉洋展示失重環(huán)境下液體顯著的毛細現(xiàn)象。
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:下面我給同學們演示一個小實驗,來進一步展示流體現(xiàn)象的天地差異。在我面前這是一個裝滿水的培養(yǎng)皿,為了便于觀察,我在里面加了一些顏料,這是三根粗細不同的塑料管,等一會兒我會把它們同時放在水中,會和地面的現(xiàn)象一樣嗎?
最細的管子,液面上升很快,旁邊兩個管子液面上升比較慢。和地面最明顯的區(qū)別就是在太空由于沒有了重力的束縛,表面張力作用會更加明顯,會驅(qū)動液面不斷上升,最終液面都會上升到管頂,正如亞平老師所說,流體表面張力作用又一次大顯神威,最粗的管子液面也會上升到管頂。
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劉洋:同學們,別看這個實驗簡單,里面涉及的原理比較復雜,科學家就需要研究這些看似簡單的現(xiàn)象,然后利用這些原理去解決遇到的問題,比如航空器發(fā)動機的燃料儲箱、高空熱管都利用了毛細作用。?。〒?jù)央視新聞)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(gòu)成任何商業(yè)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(fā)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(shù)據(jù)的準確性,內(nèi)容僅供參考
關(guān)鍵詞: